📱服务热线:82491026

机械工业联合会

良工良匠的青春之歌

访问量:

余喆,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从双良节能空冷事业部成长起来的一名青年技术精英,现任双良节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先后荣获“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最美青工”、“江阴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从中国西陲之地的新疆到南非的博兹瓦纳,无论是滴水成冰的极寒天气还是干旱炎热的沙漠气候,到处都留下了他奔忙的身影。参加工作以来,余喆利用自己专业所长,带领一个年轻的技术团队在一线岗位上敬业奉献、勤于钻研、开拓创新,先后参与开发了电站直接、间接空冷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工作,包括参与了国内第一个全性能直接空冷系统1000兆瓦级单元样机的设计和建造及试验工作;作为项目技术经理组织完成了国内第一套电站辅机机力通风间接空冷塔的设计和研发工作,完成了新疆严寒地区第一套主机间接空冷系统的设计和研发工作,组织自主研发设计了国内第一套立式布置直接空冷系统。获得了《干湿式联合工业循环水冷却系统》、《机力通风空气冷却塔》、《节水型压缩机级间冷却系统》等7项国内技术专利。

2002年,怀揣着哈工大优秀毕业生的职业理想,余喆加入了有着“大国重器、节能先锋”美誉的双良集团。10多年来,余喆挥洒才情汗水,在一线技术岗位上勤学苦练,砥砺创新,唱响了事业与成长交融的“青春之歌”。

2006年,双良进军自主开发生产空冷设备领域。作为双良节能空冷事业部的技术骨干,余喆勇挑“大梁”,参与开发双排椭圆管钢制散热器和单排大扁管散热器两种空冷管型,并负责了公司第一个直接空冷项目朔州格瑞特项目的工艺设计工作。“空冷项目的设计不同于设备,它是一个系统集成工程设计的概念,涉及工艺、管道、结构、电气、仪控多个专业,一个空冷项目的设计图纸和资料就多达上千份。一个常规的直接空冷项目的设计周期一般也要4个月时间。”余喆说,对他和团队而言,这是一次考验他们系统设计能力的全新挑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参照,就走出办公室深入一线边学边干。余喆和他的伙伴们“泡”在工地上,“浸”在项目里,最终依托实施项目,余喆和他的团队迎难而上,自我摸索、刻苦钻研,运用CEASARII软件,进行直接空冷系统真空大排汽管道应力分析计算设计,并快速形成系统优化和自主设计能力,掌握了工艺流程设计、大排汽管道设计等核心技术。

项目成功实施后,一举打破了国际垄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空冷岛”也使国际市场上空冷设备的设计费用从过去的3000万元压降到500万元。

2009年,双良开始进军间接空冷产品领域。作为一线技术青工中的骨干,余喆再次成为公司技术攻关的“先锋”。开发间冷产品首要解决的是管型的开发。“当时,国外同行美国SPX和德国EGI已做过一些间冷项目,两家采用的管型分别是小椭圆管钢制散热器和6排小管径铝制散热器。”余喆介绍,他和技术团队没有盲从跟风这两种成熟管型。“我们了解到EGI的一种概念管型——4排大管径铝制散热器,领悟其用意后,我们决定直接开发这种管型。”如今,铝制四排管已成为30万机和60万机的主流管型。“事实证明,当时的决定是有前瞻性的,我们此管型开发成功并应用的时间几乎与EGI同步,比国内同行则足足早了一年,为后续的主机间冷项目竞争奠定了一定的优势。”

“虽然管型开发是以EGI概念管型为原型,但我们不是一味仿制,我们是真正实现了自主开发。我们开发了多套试验模具,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工作,对不同片形、片距、管间距进行试验对比筛选,最终确定的管型参数和EGI不同,传热性能更优于国内同行。”余喆说:“在神东主机间冷项目中,我们与同行一家一台,同场竞技,我们供货的1#机散热面积比同行供货的2#机少8%,但性能验收的结果更优。这说明我们的间冷管型开发是成功的。”余喆也因此获得了西安热工院华能科学技术进步奖。

2011年,余喆和他技术团队再次“出征”。这次,他们面对的是攻克极端环境下帮助神东新疆五彩湾电厂采用间接空冷系统以增加发电企业收益的技术难题。“当时总体方案评审时,电力规范院的意见是‘新疆严寒地区不适宜采用间接空冷系统’。当时在此类地区确实没有可以借鉴的实际工程,也没有类似的可参考的数据。”于是,余喆及其团队联合业主单位,在项目地开展了间冷空冷散热器防冻试验研究工作。从安装试验平台到完成各项测试工作,余喆和他的技术团队在冰天雪地中先后驻守了两个多月。为了加快安装进度,争取更多的测试时间,不错过最佳测试天气,他们和施工队一起出力;为了获得更低温度的测试数据,他们在每个管道里装上传感器,实时监测,测试到深夜几乎是家常便饭;为测准一个风量,他们设置了纵横交错的20个点,在零下30摄氏度的环境中一待就是一个小时,手上冻得掉皮。余喆说:“虽然辛苦,但是值得。”两个多月的辛苦付出,余喆和他的技术团队获得了不同工况下防冻流量、水温不均匀度等间接空冷系统防冻设计的第一手试验数据,经过整理分析,最终形成了四项研究报告,提出了“流向切换间接空冷系统”和“非等片距散热器”两项新型防冻措施并获得了国家技术专利。电力规划院组织业主单位、总体设计院及国内专家在对该研究报告评审后给予了“试验研究结论可供严寒地区间接空冷系统工程设计参考”的肯定。这意味着技术上填补了相关领域的国内空白。余喆和团队用实际行动打消了业主单位和设计单位的顾虑,赢得了神东项目1#机组间接空冷系统的设计和供货合同,为公司实现了主机间接空冷产品合同业绩零的突破。

欢欣鼓舞过后,余喆和团队迎来了新的挑战。“大家都是第一个主机间冷项目,同行选择委托有经验的设计院设计,但设计费要500万元。我们为了节省外委设计费用,同时更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设计队伍,形成自主设计能力,在公司的支持下,我们就决定‘自力更生’,我们自己来干。”于是,余喆担任项目经理,其他几名青年技术骨干分别担任工艺主设、结构主设、电气仪控主设、工艺设计。“团队里我年龄最大,当时31岁,其他人有的还是刚跨出校门不久,虽然缺乏工程设计经验,但我们年轻、肯努力、愿付出,并有一颗学习进取的心,也更珍惜公司领导给予我们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为了解决系统设计的盲点,余喆和团队研究现有工程,咨询设计院,总结对比找到设计依据;为了解决扇区均匀配水设计难题,他们刻苦钻研AFT设计软件,快速掌握其设计方法,将各散热器配水不均匀度控制在3%以内;为了获得冷却三角上部、下部支撑点风载配比设计依据,他们搭建40m跨度试验装置进行配载试验,准确的数据不仅保证了结构设计的安全性,更降低了结构设计重量;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及安装质量,他们加班加点,从无到有如期交付1100余份施工图纸资料……“整个过程充满了艰辛,一个个难题让我们彻夜难眠,但每一个难题的突破又让我们兴奋,神东项目最终成功投运是我们倍感骄傲自豪的事情。”

面对自己的空冷佳绩,余喆却谦虚地表示,自己离做到优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后工作中,要多学习、多思考,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向公司递上更好的成绩。

推荐新闻

电话

电话:

82491026

网址

网址:

wmac.com.cn

邮箱

邮箱:

cjw@wmac.com.cn

代码

发布时间:2021-12-09 11:58:01

版权所有◎2021  无锡市机械工业联合会   苏ICP备11084069号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无锡